註冊
作者

最紅傳媒策略

2019 年 5 月 16 日

安排「幸‧匯」接受《香港經濟日報》訪問

為單身男女覓幸福 配對顧問:配對不是「淘寶」

麥耀邦(James)的相親故事在網上爆紅後,他開設了配對公司「幸‧匯」,為單身男女尋覓另一半。行內競爭激烈,他是如何維持穩定的客源,為客人成功找到對象建立口碑?

網上交友騙案多 核實資料成關鍵

香港男女比例差距大,根據統計處數字,在2017年,男女比例為每1,000名女性有921名男性。不少人到了適婚年齡仍苦無對象,市場對配對服務需求大,但行內競爭同樣激烈,既有免費的交友應用程式,亦有各式各樣的極速交友派對。免費交友應用程式種類繁多,為何仍有人會選擇需付款的配對服務?

James表示,不少客人曾在網上交友及極速交友派對有不愉快經歷,甚至有客人在網上交友後被騙過百萬元,最後更要破產。他指出,客人對配對服務有需求,因顧問會先與客人見面,核實他們的資料後才進行配對,對男女雙方更有保障。

行內競爭激烈 靠口碑取勝

作為配對顧問,James會先了解客人的擇偶要求,再因應他個人觀察,寫下對客人的形象,讓配對對象參考。配對成功後,會讓客人自行決定是否與對方見面,再為他們安排第一次約會。除了擔任媒人,他亦會充當客人的「軍師」,教他們約會技巧,跟進見面的成果。

口耳相傳的行銷方式雖較為傳統,但卻往往最有效。James亦承認,新客來源主要是來自於成功配對的客人作推薦,他們將服務介紹給朋友,建立行內口碑。「試過有位護士在我介紹下認識到對象,及後的一個星期,來電查詢的女士,大多都是任職於同一個病房的護士。」

擇偶忌條件太多 當配對是「淘寶」

單身男女或常被批評擇偶要求高,James亦指部份客人確有此毛病,誤以為配對服務可助他們找到完美對象。「設立條件沒問題,但你要知道,配對不是淘寶。不是你付款後,我就會送貨給你。」他更認為,擇偶條件太多,只會限制了自己的選擇,甚至因此錯失良緣。

James的相親經歷成功吸引不少客人,但為了維持穩定的客源,亦從多方面的宣傳着手。除了網上宣傳外,他會與不同商家合作,舉辦各類型的講座,例如有化妝、相學及塔羅牌等,結合約會技巧等相關的主題。他認為,這樣的宣傳方法,可令合辦商同時找到潛在客人,產生協同效應。

撰文 : 李瑩 hket記者

欄名 : 創業idea

原文見於: https://wealth.hket.com/article/2350860

2019 年 5 月 16 日

安排「幸‧匯」接受《香港經濟日報》訪問

相親44次終成功 「毒男」創配對公司籲主動爭幸福

如果被人話你「毒」,你會有咩反應?麥耀邦(James)曾經係網絡上知名「毒男」,為了「脫毒」,他幫襯配對公司一年相睇44次,他分享自己的經驗成為網上熱話,吸引不少「毒」者。如今不但抱得美人歸,更自己成立配對公司,幫人「脫毒」。

James自認其貌不揚,但無自怨自艾,反而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。在適婚年齡苦無對象,於是他積極參與配對公司的相親活動,一年內相親44次。他的相親故事曾在網上錄得40多萬次點擊,更收到不少網民查詢,眼見需求龐大,他便乘機創立了自己的配對公司「幸‧匯」。

相親經驗太豐富 差點錯失良緣

James中學讀男校,大學畢業後擔任過記者、公關及教學等工作,專心追求事業時自覺不孤獨。但人到中年,家中的後輩都相繼成家立室,長輩們紛紛催婚,積極為他介紹對象。他笑言當時是到了「發情期」,無論是經家人朋友介紹、網上交友,甚至是極速交友,只要是能結識對象,他都屢敗屢戰。

他在多次嘗試無果,但發現一對一的相親最適合自己,於是挑選了配對公司中最貴的套餐,開展了一年相親44次的旅程。他坦言在每次相親經驗中均獲益良多,但相親經驗過於豐富,差點令他錯失良緣。

「那時候見過幾個做教師的,都不太願意交心,問她們在哪間學校任職,都守口如瓶。」

James後來跟配對公司表明,不想見任職教師的對象,但當時職員表示有一位教師已約好,他只好勉強赴約。這次是他第37次的相親,即使他故意遲到,女方仍大方交談,雙方在多次約會後走在一起,最後更結成夫妻。

創配對公司 籲主動爭取幸福

James本來計劃將相親經歷寫成書,鼓勵單身人士主動爭取幸福。但故事上載至網上討論區後,卻意外爆紅,改變了他出書的想法。「故事放上網後,一個早上就錄得40多萬次的點擊,收到逾百個私人訊息,問我用哪間配對公司。」他認為,這熱烈的反應反映了市場的需求,遂創立自己的配對公司「幸‧匯」。

很多人花一生去尋覓愛情,卻苦無結果,但James花了一年時間拼命爭取,最終成功覓得終身伴侶。他認為,無論單身男女的外在條件如何,肯主動爭取最重要,「很多人努力去爭取自己的事業、財富,但人始終會退休,而財富亦帶不走。但只有伴侶才可陪伴你走到人生最後一步。」

撰文 : 李瑩 hket記者

欄名 : 創業idea

原文見於: https://wealth.hket.com/article/2348126

2019 年 5 月 1 日

黎家良先生接受《東方日報》訪問

港版「股息貴族」大檢閱

完整報導: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finance/20190501/bkn-20190501183623490-0501_00842_001.html

2019 年 4 月 25 日

本港畫家黃學豐(Bernard)接受《晴報》訪問

80後北極作畫 繪出最美極光

到極地看極光是不少人的心願,但隨着氣候暖化,令不少地方遭淹沒,連帶看極光的地方也或將被吞噬。有80後本港畫家上月遠赴北極圈7日,在零下25度的嚴寒天氣下,畫出兩幅細膩極光油畫,旨在讓大眾看到極地蘊藏的美好風光,共同守護南北極圈。

80後本港畫家兼國際極光協會藝術部理事黃學豐(Bernard)上月夥拍國際極光協會探險團,一行10人遠赴北極圈內的俄羅斯北部「追光」,並在零下25度嚴寒天氣下,繪畫出兩張極光油畫,Bernard透露當中的困難處,「戴上手套難以捉緊畫筆,只能除手套繪畫,但由於太過投入,手部出現麻痹時我才想起要拿起暖包,幾乎凍僵!畫布亦有結冰現象要先行抹掃,兩幅畫都是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畫出來。」

除手套畫感麻痹 畫布會結冰

7日行程中,Bernard本打算花3日捕足極光最美一刻繪畫,惟踏入第3日因遇上大風等惡劣天氣而被迫停止,幸好兩幅畫也能順利完成。他表示,用繪畫方法捕捉極光與攝影不同,「拍攝只能固定在某個時刻,繪畫則可以透過畫家的眼睛長時間觀察,捕捉最美的一刻。」

首次親眼看到極光的Bernard坦言,與平時從照片中看極光的感覺很不同,「現場看很有包圍感,色彩也最真實。」選擇在極地繪畫極光,Bernard坦言是希望作品讓大眾對全球暖化及生態責任有所啟發,「極地有很多很美好的事物,包括極光及北極熊等,但隨着氣候暖化,這些地方將來或會消失,希望大眾能加以珍惜。」Bernard的畫作將於下月舉行的「國際極光藝術展2019」展示。

記者︰李嘉嘉

編輯:梁偉澄

美術:簡力斯

完整報導詳見《晴報》網站:https://bit.ly/2UK01bW

2019 年 3 月 22 日

黎家良先生接受《經濟一週》訪問

揀啱藍籌股長線收息 利疊利賺錢攻略| 投資有道

投資有道・藍籌股】踏入3月,上巿公司陸續公布業績,一些豪派股息的股份,備受「收息一族」追捧。當手上股票的股價長升長有;加上年年增派股息,或可達致財息兼收。有專家及年收息達六位數字的「收息達人」教路,鎖定心水藍籌股,並趁業績公布後黃金時機入手,長線持有穩陣收息,回報可觀。

撰文:SmartED編輯部|圖片:istock、新傳媒資料庫

趁部分藍籌放榜,先統計一下50隻藍籌去年度派息表現。

據去年度藍籌股派息情況,五隻每股派息最多的股票,分別是電能實業(00006)、恒生銀行(00011)、 港交所(00388)、中動(00941)及新鴻基地產(00016),計及派發特別股息,每股派息金額合共16.3、7.5、6.7、6.405及4.65元。

五大心得揀優質藍籌股

不少投資者偏愛買收息股,尤其是藍籌,長線持有作收息之用。

n惟要在50隻藍籌中揀蟀作長線投資,專家有以下五大心得。

(一)揀派息比率只升不跌的股份:

中國泛海證券資產管理副總裁、亦是投資博客「紅猴股評」主事人簡志健(紅猴)認為,投資者宜揀一些每股派息金額預期不會調低的股份。

若今年買10元股份派1元息,即10厘息;翌年度因公司盈利減少,而宣布僅派0.5元,派息比率較預期低,投資者買收息股便失去預算。

n故要選擇一些有信心,未來盈利將持續上升的藍籌入場。

【投資有道 ・藍籌股】投資者宜揀一些每股派息金額預期不會調低的股份。

(二)高股息率宜持續五至十年:

除要留意公司的盈利能力外,追蹤過往的派息紀錄可作為參考。

n部分高息藍籌或逾5厘,便要看過往五至十年,是否有穩定不跌的派息率,若派息率年年有增長則更吸引。

(三)選擇股價波幅少於20%股票:

《有升有息》一書作者黎家良手上便持有多隻收息股,每年收息達六位數字,收息所得用作每年旅遊和生活消費。

他的心得是要留意股票的股價波幅,每年不宜逾20%。

藍籌中有生物製藥及內房股等,每年股價波動甚大,屬高啤打系數(Beta),宜避開為妙。

他指出倘若每年收股息4厘至5厘,但一年股價挫逾兩成,便等於蝕了四至五年的股息,倒不如炒股價勝過收息。

(四)撇除派特別股息因:

部分上巿公司會派發特別股息,如去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(00386)派發特別股息,便推高股息率逾8厘。

電能去年度派發了兩次特別股息,合共13.5元,若撇除派特別股息,去年度每股派息僅2.8元。

特別股息並不會年年都派,去年派高息,來年未必保證會豪爽。

故投資者宜撇除派特別股息的因素去衡量。

(五)是否有穩定現金流:

致富證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員莫易東表示,公司盈利倒退時或會減派息金額,而巿場若即時呈現負面反應,將影響股價下挫。

他建議投資者要做功課,留意公司是否有資金壓力?揀行業內有壟斷地位的股份,或以收租為主的公司,有足夠現金流,對年年維持派息有支持。

黎家良認同,以地產股為例,有地產商主要收入為賣樓。若年內賣樓理想,公司收入增加,有機會增加派息。

簡志健亦指藍籌股中新地有眾多資產,除賣樓收入外,當中商場收租佔總生意額一半,現價股息率約3.6厘,年年派息的機會大。

收息要留意3個日子

踏入3月業績期,上巿公司陸續公布成績表。

事實上,要坐定定收息,投資者須了解三個重要日子,包括除淨日、截止過戶日及派息日是甚麼意思。

首先是除淨日,是用來確認哪些股東有權益,有多少持股量,去計算派發多少股息。

其次是截止過戶日。因香港股市實行「T+2」的交收制度,故在除淨日前買入股票,便能趕及在截止過戶日前成為公司股東,從而有息收。

最後是派息日,即股息到戶的日子。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派發股息,股東持股量愈多,收息愈多。

以九龍倉置業(01997)為例,除淨日是4月2日,便需要在4月2日前買入,並在4月2日仍持有股份,方確認獲得這次的股息。

4月2日當天或之後才買入,便不計算在內。

n公司的截止過戶日是4月4日,這個日子股東可以不理;4月23日是派息日,該日便有息收了。

藍籌股業績對辦立即入場

今年料半數以上藍籌介乎4月至6月除淨,投資者買收息股,該如何抓緊黃金時機,決定收集或加碼持有呢?

黎家良透露,每逢3月、8月,便要密切關注港交所網站所披露的上巿公司業績。

投資者可自訂個人監察表,對有興趣的行業,先篩選一、兩隻優質心水股票,留意業績公布日。

他解釋,因由出完業績至除淨日有一段日子,而機構投資者往往會快人一步入巿,故在除淨日前或會受大戶托高股價。

一般除淨日後的股價便顯見回落;派完股息後,又因有一堆股東離場,股價便打回原形。

假若心水藍籌業績對辦的話,在業績公布日後,不妨趁這黃金時機入手。

莫易東則認為對長線投資者而言,未必要急於入場,反而待除淨日後,股價有大折讓時收集,可買到高息便宜貨。

他指優質股派息率穩定,部分藍籌中的銀行股,甚至每季派息,故在除淨日後入場,等下一次收息也未遲。

綜合三位專家意見,若在50隻藍籌中揀心水股份,一致推介恒生銀行(00011)及領展房產基(00823),而且均偏愛以本地收入為主的藍籌股(見表一)。

簡志健分析,前者目前股息率約3.9厘,業務平穩,屬穩陣收息之選。後者為增長收息股,由上巿至今年年增派息,相信今年度的股息率可逾3厘。

低水4,000元以下藍籌股心水

莫易東指,股民買收息股的心態,等同買債券的心態,以穩定收息及股價升幅,冀帶來資產增值。故他認為,以本地業務為主的上巿公司有優勢,因毋須受匯率波動影響收入。

以港鐵公司(00066)為例,雖然近年多公司負面消息,但因有巿場壟斷優勢;加上票價尚有加價空間,料長遠不會影響股息率。

另黎家良個人藍籌收息倉亦持有中華煤氣(00003)、長江基建集團(01038)和中銀香港(02388)等。

目前在50隻藍籌股中,不少每手入場費逾萬元,對資金有限的投資者,黎家良建議可吼入場費低至約3,000元的中國銀行(03988)。

以上週四(3月21日)計算,中行每手入場費3,660元,他認為每月買一手,年收息會較多。而收息方面,近四年中行每股派息介乎0.16至0.19元人民幣,折合約0.2港元,而以現價計股息率約5.7厘,屬較抵玩和穩陣收息之選。

專家指若找到「好歸宿」,揸三年以上或可賺息賺價。而買優質股收息,毋須花精神去炒股,而在派紅股又收股息利疊利的因素下,回報可觀。

完整報導詳見《經濟一週》網站:https://bit.ly/2YpZgri

2019 年 3 月 5 日

黎家良先生接受《東網on.cc》訪問

理財Campus︰滬深股通要點玩?專家教你北上炒A股

內地股市近期炒得火熱。對香港投資者而言,透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A股,是最直接受惠A股升浪的投資方法。然而,此途徑近年才有,一般投資者未必熟悉箇中機制,現時是時候急急溫書,於股場上攞A賺滿分。

------n【專家投資A股必殺技】

n兩位金融專家也參與過A股投資,亦從中吸取了一些教訓。n

耀才證券研究部分析員黃澤航在內地讀大學二年級時,由玩股票模擬倉開始,見投資成績不俗,就開始真金白銀實戰,當時碰巧遇上2013年內地出現「錢荒」,股市大跌。他記得當時主攻科技板塊,第一隻買的股份是浪潮信息(000977.SZ)。其後股市回暖,他笑言「走歪了路」,跟消息炒垃圾股,結果有贏有輸,到2017年才大致打和。近期因工作關係,他已沒買A股,並希望深入學習港股的價值投資法。n

●做好分析 揀大戶愛股n他指出,A股在製造、消費、科技板塊上較多優秀的公司選擇,值得吼位投資,但亦要注意市場風險。因A股是較年輕市場,制度不完善,加上散戶參與較多,市況較易大升大跌,所以建議投資A股的策略是在預期時買入,在消息落實時賣出,這方法特別適合成長股、概念股投資。投資者宜做好基本面分析,最好買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份,取其基金幫大家把關。n

至於資深投資者黎家良2017年初開始投資A股,當中偏好優質股。他現以深股通及滬股通買入並持有格力電器(000651.SZ)、上海機場(600009.SH)、美的集團 (000333.SZ)、雲南白藥(000538.SZ)等多隻股票。n

●留意停板制 勿沾ST股n對於買賣A股,他指要留意的事項較多,如漲停及跌停機制,即某股票急升或急跌一成,就會暫停升跌。「大陸股民愛跟風,會一窩蜂沽貨或買貨,但漲停或跌停都難買賣。」n

此外,雖然股民不能透過滬深股通買入ST股,但他亦建議不宜沾手。ST股是指公司連續兩年虧蝕,即須需特別處理(Special Treatment)的股票,而*ST股則指公司連續三年虧蝕、需特別處理的股票,這兩類股票均有財務問題,便不宜沾手。n

兩年前投資至今,黎家良在A股市場賺約三成。對於未來走勢不看好,他解釋,目前不少優質股已升至2017年高位,難再有升幅,非入貨時機。

完整報導: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finance/20190306/bkn-20190306195017414-0306_00842_001.html

2019 年 2 月 19 日

「幸‧匯」首席配對顧問麥耀邦(James)獲邀 ViuTv《 Good Night Show 個個得把口 》擔任嘉賓

第24集 大學不能戀

節目以曲線抽水形式,與觀眾一同探視身邊各類荒謬事情。主持及嘉賓用第一身體驗事件,嬉笑怒罵盡情揭開社會上荒誕離譜現象,讓觀眾產生共鳴,出一口烏氣之餘,同時叫令社會正視及改善問題。

https://viu.tv/encore/good-night-show-raise-our-voice/good-night-show-raise-our-voicee24daai-hok-bat-nang-luen

2019 年 2 月 13 日

安排「幸‧匯」接受《香港01》訪問

配對交友要精明!!配對公司爆行內吸客招數

不少渴望「脫單」的現代單身男女,都會選擇透過交友配對公司,尋覓對象。不過消委會周四(14日)公布,去年收到64宗交友配對服務投訴,主要涉及服務質素,包括一直未能成功配對、游說事主加購額外服務和誤導會員人數等。配對公司負責人麥耀邦也透露行業中最常見有三招吸客的手法,最重要是消費者清楚內容細則及選擇最貼合自己需要的服務,他又稱,有不少客人的確透過他們這類中介,覓得佳偶,自己亦是其中一員,但消費者在選購服務前有何要留意,怎樣才不會錯失良緣?

原文見於:https://bit.ly/2NjHfWu

2018 年 12 月 30 日

安排「幸‧匯」接受台灣《蘋果日報》訪問

相親44次終於成功脫單 大叔傳授求偶秘笈
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81231/1492171/

這個算是勵志的故事。n

41歲的麥耀邦(James),體重超過破90公斤,直言自己不好看,甚至有點醜,加上又肥又邋遢壞習慣又多,但贏在夠主動,他相親過44次,幸虧當過記者的他夠膽大、心細、臉皮厚,而且屢敗屢戰,終於修成正果,抱得美人歸,下個月他將與交往3年的女友共諧連理,正式成為人夫。現在身為配對公司老闆的他,有一句座右銘:「有一種幸福叫主動,每個人都應該主動爭取幸福。」他將求偶比喻為買彩券,「一輩子中一次就夠,贏一鋪就贏一世,放棄就輸一世。你不買就都不會中,你不去找對同樣也都不會有,別妄想會有個女人從天上掉下來做你老婆,這事不會發生的。」好像有點道理。n

James高中讀男校,在少林寺環境下長大,所以沒什麼異性朋友,他的初戀發生在19歲,對方是話劇團認識的,其後也交過一個泰國女友,但交往9年最終分手收場,之後一直單身,自己急,身邊親友也急,媽媽、阿姨、朋友,甚至連弟弟的外母也介紹過女生給他,有吃過飯,聯絡過,但最後都沒有下文,「我媽曾經叫我要對兩個姪女好一點,因為將來我老了,身邊沒人,就要倚靠她們了。」他也曾想過餘生可能要一個人度過,但想深一層,他發覺原來很多事一個人都做不到,「我試過一個人去泰國旅行,住那些有私人泳池的別墅,當時我想:如果不幸有意外,都要隔天早上才有人發現我,最後都是走出去大池游。」從此,他決心要用盡一切方法去找個伴侶。n

「我試過去Speed Dating和派對,但那樣場合多數看外表,不能否認我外表不討好,但隔壁兩個人比我帥就很好麻煩。」之後他決定嘗試一對一的配對,他覺得用這方法的人目標都較清晰,比較有誠意,因為出得來見面,事前都對對方有一定認識,至少看過照片,知道對方的職業和興趣,「一共去過44次,我戰績都幾理想,有43個都交換到電話,約到第二次出來的,都有20幾個。有發展過的,大概有5個吧。」James帶點自信地說。n

成功的有5個,就是說失敗的有38個,James說話很快,而且滔滔不絕,記者幾乎沒有插嘴的機會,說話太多是否就是其中一個致命傷?James卻認為自己男校出身,欠異性緣,不太了解女性想什麼,是其中一個主因,「我以前不知道世界上有樣東西叫『好人卡』,對方說『我覺得你好人,想和你做朋友』,我就以為有機會,可發展下去,原來不是這樣,是暗示我不要再找她。有時對方說『晚點回你』,原來是叫我不要再找她,也有女生對我說『我暫時不考慮談感情』,我以為她很忙,真的沒有時間,但兩個星期後看她在Facebook post和另一個男生的親密合照,我才知道她的真正意思是不考慮和我談感情,哈哈哈。」n

原以為James的未婚妻是第44個相親對象,但James否認,「她是第37個,見面後都不知道可以和她發展,配對公司當時又叫我可以多見幾個,我就見了其他人,但期間仍和她(未婚妻)保持見面和聯絡,後來就走在一起了。」他曾經期望要一個眼睛大大的,不是教書的當對象,因為根據過往的相親經驗,做教師的都比較難溝通,但他的未婚妻偏偏是個眼睛小的小學教師,「見面時她肯和我分享自己所有事,我覺得大家互相遷就,拿心出來,比其他一切都重要。世事就是這樣,千萬不要侷限自己,如果我死守自己的擇偶條件,可能我和太太就沒有今天,下個月13號我們就要結婚了。其實我很感激之前的44位女士,讓我上了一個兩性關係課,也成就了我下半生。」n

多次相親失敗,但仍沒有放棄,大概就是他的成功之道,「我算是一個有恒心的人,因為我相信人始終要找個另一半,只是對方還沒出現,所以我就要努力去找。」不過,自從開了配對公司後,他發覺很多人求偶的心態有點問題,「木門對木門,竹門對竹門,其實是真的,你是專業人士,想找個專業人士做對象當然沒有問題,但有個女性客人是小學畢業,想找個做律師醫生的男人,Sorry,真的幫不到她。也有35歲的男客,月薪只有港幣一萬元(約幣3萬9千元),但要找個26歲以下的正妹,而且是有錢的,完全不合理。」他又指很多人以為求偶和網購一樣,「以為將心儀的人放入購物車,兩星期後就會送到家中,也是不合理的。人不是貨,我給你看資料和相片,你也要明白對方也有權不見你,我也沒有辦法,只能勸對方,但不能逼對方,就算逼到也不會有好結果。」n

不過,他奉勸單身一族,就算跟他一樣,被人多次拒絕也不要放棄,因為被拒絕會讓你更堅強堅定,他又再一次以彩券作比喻,「買了都不一定成功,但每期都都有好多人買,因為一輩子中一次就夠好,找對象也一樣,不做一定不成功,去找就有可能成功,小弟就是個最佳例子,我這個不帥的肥仔都有本事找到,為何我可以你不行?」n

他也分享自己的求偶心得,教單身男女幾個絕招,希望人人可以過一個暖暖的新年。他傳授的絕招是否有效,記者只能說見仁見智,但影片不妨一看。(香港《蘋果日報》/提供)

2018 年 12 月 21 日

安排「幸‧匯」接受蘋果日報訪問

【聖誕求偶】相睇44次終成功脫毒 毒男教你求偶秘笈

聖誕節就到,不想過一個lonely Christmas?別擔心,不妨先看看以下這個算是勵志的故事。

今年41歲的James,試過相睇44次,憑着毅力和永不放棄的心,終於成功抱得美人歸,下月與女友拉埋天窗。

https://hk.lifestyle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realtime/article/20181222/59056461

41歲的麥耀邦(James),體重超過200磅,直言自己唔靚仔,甚至有點醜,加上又肥又「呢啡」,壞習慣多,但勝在夠主動,他試過相睇44次,但成功例子寥寥可數,幸而曾任職記者的他夠膽大、心細、臉皮厚,而且屢敗屢戰,終於修成正果,抱得美人歸,下個月他將與拍拖3年的女友共諧連理,正成為人夫。現時身為配對公司老闆的他,有一句座右銘:「有一種幸福叫主動,每個人都應該主動爭取幸福。」他將求偶比喻為買六合彩,「六合彩一世人中一次就夠,贏一鋪就贏一世,放棄就輸一世。你唔買六合彩就呢世都唔會中,你唔去搵對象同樣呢世都唔會有,別妄想會有個女人從天跌下來做你老婆,這事不會發生的。」又好似有點道理。

James中學讀男校,在少林寺環境下長大,所以沒甚麼異性朋友,他的初戀發生在19歲,對方是話劇團認識的,其後也交過一個泰國女友,但拍拖九年最終分手收場,自此一直冇女埋身,自己急,身邊親友也急,媽媽、阿姨、朋友,甚至連弟弟的外母也介紹過女仔給他,有吃過飯,聯絡過,但最後都沒有下文,「我媽曾經叫我要對兩個姪女好一點,因為將來我老了,身邊冇人冇物,就要倚靠她們了。」他也曾想過餘生可能要一個人度過,但想深一層,他發覺原來很多事一個人都做不到,「我試過一個人去泰國旅行,住那些有私人泳池的別墅,當時我想:如果不幸有意外,都要翌日早上才有人發現我,最後都是走出去大池游水算。」自此,他決心要用盡一切方法去找個伴侶。

「我都試過去Speed Dating和派對,但呢啲場合多數睇外表,不能否認我外表不討好不吸引,我去就有點蝕底,隔籬兩個人靚仔過我已經好麻煩。」之後他決定嘗試單對單的配對,他覺得用這方法的人目標都較清晰,較有誠意,因為出得來見面,事前都對對方有一定認識,至少看過相片,知道對方的職業和趣,「一去過44次,我戰績都幾理想,有43個都交換到電話,約到第二次出來的,都有廿幾個。有發展過的,大概有5個吧。」James帶點自信地說。

成功的有5個,即失敗的有38個,James說話很急速,而且滔滔不絕,記者幾乎沒有插嘴的機會,說話太多會否是其中一個致命傷?James卻認為自己男校出身,欠缺異性緣,不太了解女性想甚麼,是其中一個主因,「我以前不知道世界上有樣東西叫『好人卡』,對方說『我覺得你好人,想和你做朋友』,我就以為有機會,可發展下去,原來不是這樣,是暗示我不要再找她。有時對方說『遲點覆你』,原來是叫我不要再搵她,也試過有一個女士對我說『我暫時唔考慮感情問題』,我以為她很忙,真的沒有時間,但兩個星期後見她在Facebook post和另一個男士的親密合照,我才知道她的真正意思是不考慮和我的感情問題,哈哈哈。」

原以為James的未婚妻是第44個相睇對象,但James否認,「她是第37個,見面後都不知道可以和她發展,配對公司當時又叫我可以多見幾個,我就見了其他人,但期間仍和她(未婚妻)保持見面和聯絡,覺得大家夾到,就走在一起了。」他曾經期望要一個眼大大的,兼且不是做教書的女生做對象,因為根據過往的相睇經驗,做教師的都比較難溝通,但他的未婚妻偏偏是個眼細的小學教師,「見面時她肯和我分享自己所有事,很啱傾,我覺得大家互相遷就,拿心出來,比其他一切都重要。世事就是這樣,千萬不要規限自己,如果我死守自己的擇偶條件,可能我和太太就沒有今日,下個月13號我們結婚了。其實我很感激這44位女士,令我上了一個兩性關係課,亦成就了我下半生。」

多次相睇失敗,但仍沒有放棄,大概就是他的成功道,「我算是一個幾有恒心的人,因為我相信人始終要找個另一半,只是對方還未出現,所以我就要努力去找。」不過,自從開配對公司後,他發覺很多人求偶的心態有點問題,「木門對木門,竹門對竹門,其實是真的,你是專業人士,想找個專業人士做對象當然沒有問題,但試過有個女性客人是內地小學畢業,但想找個做律師醫生的男人,Sorry,真的幫不到她。也有35歲的男士,月薪只得一萬元,但要求找個26歲以下的靚女,而且是有錢的,完全不合理。」他又指很多人以為求偶和網購一樣,「以為將心儀的人放入購物車,兩星期後就會送到家中,也是不合理的。那件不是貨,我給你看資料和相片,你也要明白對方也有權不見你,我也沒有辦法,只能勸對方,但不能逼對方,就算逼到,件事都不會好。」

不過,他奉勸各位單身一族,就算如他一樣,被人多次拒絕也不要放棄,因為被拒絕會令你更堅強堅定,他又再一次以六合彩作比喻,「買六合彩都唔一定成功,但每期都仲有好多人買,如果一世人中一次六合彩已經好夠,搵對象一樣,唔做一定唔成功,去就有可能成功,小弟就係個最佳例子,我呢個唔靚仔的肥仔都有本事搵到,點解我得你唔得?」

趁着聖誕佳節,他決定分享自己的求偶心得,教一眾獨男獨女幾個絕招,希望人人可以過一個暖笠笠的聖誕。他傳授的絕招是否有效,記者只能說見仁見智,但都不妨一看,請睇片。